在昨晚举行的国际田径大奖赛男子百米决赛中,全球瞩目的“百米飞人”之战再度上演,来自美国的短跑新星贾斯汀·克拉克以惊人的9秒78成绩夺冠,不仅刷新了个人最佳纪录,更成为本赛季首位跑进9秒80大关的选手,这一成绩也让他在田径史上跻身男子百米前十行列,标志着新一代“百米飞人”的崛起。
比赛在可容纳6万人的国家体育场举行,现场座无虚席,尽管天气闷热,但观众的热情丝毫未减,八位选手站上起跑线时,全场屏息凝神,发令枪响后,克拉克的起跑反应时间为0.128秒,虽略逊于牙买加名将泰瑞尔·琼斯的0.119秒,但他在30米后展现出恐怖的加速能力,中途跑阶段已确立明显优势,克拉克以领先第二名0.15秒的巨大优势冲线,琼斯以9秒93获得亚军,卫冕冠军、南非选手卢卡斯·范尼凯克以9秒97位列第三。
“我从未想过能在这个赛季突破9秒80,”克拉克在赛后采访时难掩激动,28圈官网“教练团队为我制定了科学的训练计划,特别是针对后半程保持速度的能力进行了特训。”这位23岁的选手透露,自己赛前曾反复观看博尔特2012年伦敦奥运会破纪录的视频,“那让我明白,极限就是用来打破的”。
本场比赛的科技含量也成为焦点,组委会首次启用新型电子起跑监测系统,误差范围缩小至千分之一秒,运动员的跑鞋均采用3D打印技术定制,鞋底嵌入了压力传感器,可实时反馈步频数据,转播画面中,观众能通过AR技术直观看到每位选手的瞬时速度曲线,克拉克在80米处达到44.2公里/小时的峰值速度引发惊叹。
国际田联技术代表马克·威廉姆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场赛事创造了三个‘第一’——首次在百米比赛中使用量子计时系统,首次实现全赛道生物力学监测,以及诞生了本年度第一个有效风速内(+0.9m/s)的9秒7级别成绩。”他特别强调,克拉克的步幅达到2.62米,步频4.72步/秒,这种“大步幅高步频”模式或将重新定义短跑技术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决赛八名选手来自六大洲,创下世锦赛外国际赛事的最多元阵容,获得第四名的日本选手山本健太郎跑出10秒01,成为亚洲短跑的新希望,中国新锐苏炳添的师弟、21岁的李文博以10秒18排名第六,赛后他坦言:“与世界顶尖选手同场竞技,让我看清了差距也找到了方向。”
赛事期间还发生了戏剧性插曲,半决赛中,夺冠热门、英国选手德文·史密斯因抢跑被罚下,现场慢镜头显示他的起跑反应仅0.099秒,距离合规的0.100秒仅差千分之一秒,这一判罚引发英国代表团申诉,但经仲裁委员会复核后维持原判,国际田联随后宣布,将就起跑反应时间标准展开专题研讨。
颁奖仪式上,克拉克身披国旗绕场一周时,看台突然亮起由无人机组成的“9.78”数字灯光秀,赛事总监透露,这是主办方为可能诞生的新纪录准备的秘密环节,“我们相信这个夜晚注定载入史册”,获得亚军的琼斯则大度地拥抱了克拉克:“年轻人正在改写游戏规则,这激励我必须更刻苦训练。”
随着田径世锦赛临近,本次赛事被视为最重要的热身赛之一,多位教练预测,按照当前发展态势,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博尔特在2009年创造的9秒58或许不再遥不可及,运动生物力学专家艾玛·陈博士分析指出:“新一代选手更早接受专业化训练,营养补给和恢复手段的进步让运动员赛季状态持续时间延长30%,这些都是催生佳绩的基础。”
这场速度盛宴的余温尚未散去,社交媒体上#谁是下一个飞人#的话题已引发热议,田径爱好者们纷纷上传自己模仿克拉克冲刺姿势的视频,多所高校宣布将增设短跑数据分析课程,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在贺电中所说:28圈网页版“人类对速度极限的追求,永远闪耀着最动人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