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20日,2023-2024赛季雪橇世界杯挪威利勒哈默尔站落下帷幕,在这场被誉为“冰上F1”的巅峰对决中,德国名将费利克斯·洛赫以0.03秒的微弱优势卫冕男子单人冠军,而21岁的挪威新秀艾达·约翰森则以黑马之姿摘得女子单人金牌,成为本站最大亮点,双人雪橇项目中,奥地利组合延续强势表现,以破赛道纪录的成绩夺冠,这场赛事不仅展现了雪橇运动的极致速度与精准操控,也为冬奥赛季的备战注入全新悬念。
作为1994年冬奥会举办地28圈相信品牌的力量,利勒哈默尔赛道以高难度弯道和平均时速130公里的极速著称,本站比赛期间,赛道温度低至零下15摄氏度,冰面硬度提升进一步增加了操控难度,国际雪橇联合会技术代表马克·韦伯指出:“这条赛道对选手的起跑爆发力和弯道预判能力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争冠机会。”
男子单人赛中,卫冕冠军洛赫在首轮滑行中因入弯角度偏差落后0.15秒,暂列第三,但他在次轮凭借近乎完美的28圈网页版“魔鬼弯”过弯技术,以1分35秒427的总成绩逆转夺冠。“最后一刻我几乎感觉不到雪橇的存在,完全依靠肌肉记忆,”洛赫赛后坦言,而意大利选手多米尼克·菲施纳勒因终点前轻微擦墙,以0.03秒之差屈居亚军,赛后他无奈摇头28圈官网:“这就是雪橇——胜负只在毫厘之间。”
女子单人赛的焦点无疑是本土选手艾达·约翰森,这位此前仅参加过3站世界杯的年轻选手,首轮滑行便以41秒981刷新赛道女子纪录,次轮更顶住压力零失误完赛,最终以0.12秒优势力压德国名将安娜·贝雷特尔。“听到观众呐喊时,我差点哭出来,”约翰森赛后激动地说,她的教练托比约恩·汉森透露,约翰森每天凌晨5点便开始进行平衡训练,甚至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赛道风险点。
贝雷特尔虽未能夺冠,但凭借本站亚军的积分,她以总分780分领跑世界杯总榜,赛后她大方称赞对手:“艾达的表现配得上金牌,她让这项运动更年轻化。”
双人雪橇项目中,奥地利组合托马斯·斯图尔/洛伦茨·科勒以1分34秒209的成绩夺冠,并打破赛道纪录,他们的制胜关键在于同步性——两次滑行的过弯误差均控制在0.01秒内。“我们甚至不需要交流,一个呼吸节奏就能调整姿态,”斯图尔表示,而德国组合托比亚斯·文德尔/托比亚斯·阿尔特因第二轮起跑失误,最终位列第四,爆出冷门。
本站比赛多支队伍展示了新研发的雪橇器材,德国队采用碳纤维钛合金混合底盘,减重8%的同时提升抗扭刚度;美国队则试验了仿生学设计的橇刃,试图减少冰面摩擦,国际雪联已宣布将在2月进行器材合规性审查,防止技术优势破坏公平竞争。
随着北京冬奥会临近,本站成绩被视为重要风向标,目前德国队以4金3银领跑世界杯国家积分榜,但挪威、奥地利等队的上升势头不容小觑,雪橇传奇人物、三届冬奥冠军阿尔明·佐格勒评论道:“新一代选手正在改写规则,冬奥领奖台的竞争会比预想更开放。”
尽管雪橇运动因惊险刺激吸引着观众,但高门槛仍是普及难题,国际雪联数据显示,全球专业雪橇运动员不足2000人,且80%集中在欧洲,为扩大影响力,挪威站首次尝试在TikTok直播精彩片段,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1200万,赛事总监埃里克·伦德透露:“我们计划在2025年推出青少年虚拟雪橇联赛,用游戏降低参与门槛。”
利勒哈默尔的夜幕下,雪橇划过冰面的尖啸声与观众的欢呼交织,这场速度盛宴不仅关乎奖牌,更承载着人类对极限的永恒追逐,正如艾达·约翰森所说:“当你以130公里的速度俯冲时,世界只剩下你和冰——那是最纯粹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