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圈】自由式滑雪世界杯中国站落幕,谷爱凌再夺金牌创历史发布日期:2025-09-23 17:37:14 浏览次数:

自由式滑雪世界杯中国站落幕,谷爱凌再夺金牌创历史

【本报讯】12月15日,2023-2024赛季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世界杯中国站在河北崇礼云顶滑雪公园圆满落幕,在女子U型场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得冠军,这是她本赛季的第二枚世界杯金牌,同时也创造了个人职业生涯的新纪录,男子组比赛中,加拿大名将马克斯·帕罗特凭借高难度动作摘得桂冠。

谷爱凌延续强势表现,高难度动作征服裁判

作为自由式滑雪项目的领军人物,谷爱凌在本站比赛中展现了极强的统治力,决赛中,她首轮便以一套包含两个1080度转体的高难度动作拿到93.25分,奠定领先优势,第二轮,谷爱凌进一步提升表现,成功完成正滑倒滑结合的技术组合,获得95.50的全场最高分,尽管第三轮尝试更高难度动作时出现小失误,但凭借前两轮的优异表现,她仍以绝对优势夺冠。

"今天的比赛条件很理想,我感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情支持。"谷爱凌在赛后采访时表示,"这个赛季我重点提升了动作的连贯性和创新性,很高兴能在主场展现训练成果。"这是谷爱凌继上月瑞士站后,本赛季收获的第二枚世界杯金牌,她也成为首位在单赛季U型场地项目两夺世界杯冠军的中国选手。

自由式滑雪世界杯中国站落幕,谷爱凌再夺金牌创历史

国际高手云集,赛事水平创新高

本站比赛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78名顶尖选手参赛,女子组比赛中,加拿大选手蕾切尔·卡克以91.75分获得亚军,美国新秀索菲亚·舒尔茨以89.25分位列第三,男子组方面28圈,卫冕冠军帕罗特以94.00分成功卫冕,瑞士选手安德里斯·拉格特利和日本选手平野步梦分获二、三名。

赛事总监马克·约翰逊评价道:"今年赛道的设计更具挑战性,选手们的表现超出了预期,特别是女子组比赛,前六名选手的分差在5分之内,竞争之激烈前所未见。"据悉,本站比赛赛道特别增加了复合型跳台区,要求选手在完成空中技巧的同时兼顾滑行流畅度,这一改变得到了国际雪联技术代表的高度认可。

中国军团整体进步明显

除谷爱凌外,中国自由式滑雪队其他选手也有亮眼表现,19岁小将张可欣在女子组决赛中获得第五名,创造了个人世界杯最好成绩,男子选手何金博在资格赛中成功完成反脚1440度转体动作,最终排名第八,刷新了中国男选手在该项目的历史最佳战绩。

国家队主教练李妮娜表示:"通过前期的针对性训练,队员们在动作稳定性和心理素质上都有明显提升,年轻选手的进步尤其令人欣喜,这说明我们的梯队建设正在见效28圈。"据悉,中国队接下来将转战美国科罗拉多站,为明年二月的世锦赛做最后备战。

自由式滑雪世界杯中国站落幕,谷爱凌再夺金牌创历史

赛事带动冰雪运动热潮

作为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举办的首个国际顶级自由式滑雪赛事,本站比赛吸引了超过2.1万名观众现场观赛,组委会创新推出的"冰雪嘉年华"活动,通过VR体验、冠军讲堂等形式,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冰雪运动魅力,赛事期间,崇礼地区酒店入住率达92%,较去年同期增长35%。

国际雪联秘书长莎拉·刘易斯指出:"中国站已成为自由式滑雪世界杯系列赛中的重要一环,完善的场地设施和专业的赛事组织,为运动员创造了最佳竞技环境。"河北省体育局局长王彪透露,未来三年将继续加大投入,将崇礼打造成自由式滑雪国际训练基地。

技术创新成制胜关键

本届赛事中,运动科技的运用成为亮点,多支代表队使用了新型滑雪板材料,这种加入碳纤维的板材在保持硬度的同时减轻了20%重量,加拿大团队带来的动作分析系统,能实时捕捉运动员的空中姿态,为技术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现代自由式滑雪已进入'毫米级'竞争时代。"美国队技术顾问汤姆·威尔逊解释道,"一个转体角度或落地姿势的微小差异,都可能影响最终得分,科技手段帮助运动员更精准地掌控动作细节。"

项目发展面临新机遇

随着自由式滑雪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国际雪联正考虑在2026年米兰冬奥会增设坡面障碍技巧混合团体项目,这项提案已获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成员国支持,国际雪联宣布将启动"新星计划",每年投入200万瑞士法郎用于扶持发展中国家开展自由式滑雪运动。

中国滑雪协会主席高志丹表示:"我们将抓住项目发展的黄金期,在青少年培训、赛事体系完善等方面持续发力,目标是到2030年,使自由式滑雪成为我国冬季运动的优势项目。"

本届世界杯中国站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我国在后冬奥时代持续发展冰雪运动的决心,也为全球自由式滑雪爱好者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冰雪盛宴,随着各支代表队转战下一站比赛,这个充满激情与创新的雪季正渐入佳境。